朱宏任:以數智化全面賦能企業管理創新 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24/04/29
第一,突出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末,全國企業數量達到5826.8萬戶。中國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堅力量,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成為成就歷史、把握未來的驅動器和生力軍。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因此,必須發揮并培養更多創新活力十足的實踐主體,支持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當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強化以創新為使命擔當的廣大企業的主體地位,既要充分發揮行業領軍大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也要形成以專精特新企業為骨干的中小企業生力軍。領軍大企業要充分發揮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的作用,著眼原始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加快重點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建設,形成匯集各方研發資源的重大科技平臺,積極參與國家重大項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企業主導的新型創新體系。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專注生產制造的專業領域,加大創新力量投入,形成細分市場的獨特優勢;要依靠自主創新、轉化科技成果、聯合創新等方式,瞄準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斷點堵點,研制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要體現在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充分利用國內巨大的多層次市場需求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卡脖子”技術,強化科技攻關突破,注重科技管理創新,探索管理新模式、新方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新動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第二,突出企業在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中的主要作用,體現新質生產力標志。企業是否能找到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位置,取決于創造價值過程中能不能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一般認為,全要素生產率是勞動力、資金等傳統要素外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是判別企業發展質量、效能的重要指標。企業以傳統生產方式實現增長,即便取得數量明顯擴張,也與新質生產力無關。只有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等方式,企業實現了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才能說明新質生產力得到長足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換的過程中,企業應當堅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向,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以管理創新激發企業自身潛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步伐,以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體現新質生產力,帶動經濟持續發展。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忽視企業家精神的弘揚。企業面對的每一個挑戰和困難,都需要以“愛拼才會贏”的勇氣,大膽創新,積極應對。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是企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原動力,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第三,突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作用,培育新質生產力路徑。
數字化轉型是新時期企業釋放經濟內生動力和激發發展活力的不二選擇,也是企業投身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前提與條件。數字化轉型對傳統企業來說,不是單一的設備更新或一般意義的技術引進,也不是交給服務團隊的交鑰匙工程。而是企業為核心,由企業一把手擔綱,全體企業員工投入,在企業的每一個層面、運行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數字化改造的過程。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相契合,企業要從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規模經濟發展模式,最終實現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范圍經濟發展模式。
數字生產力是激發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和關鍵,不僅能極大提高生產效率,也改變了社會結構和社會整體運作方式,促進不同組織間的協同整合,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自全過程的數據化開始。面對近年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潮,數據對生產生活及社會治理的貢獻日益凸顯,其在社會運行中的高度流動性表現出明顯價值化的要素屬性。隨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飛速發展,企業自身及面對的數據已經成為價值創造的關鍵賦能性要素。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對象,數據要素不但可以賦能其他生產要素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而且可以直接賦能研發、生產、交換和服務,實現價值倍增。對企業來說,促進數據要素與勞動、資本等其他要素融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數據要素賦能新質生產力的過程,就是通過多場景應用、多主體復用,實現多來源、多類型數據融合,突破傳統價值增長模式,以新維度的創新帶動經濟增長。未經梳理、沒有需求的數據不產生任何價值。數據要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創新的關鍵因素,必須以數據工具為支撐,通過標準化途徑實現多元數據融合,以量變引發質變,創造新的信息和知識,催生新業態、新模式,顯現可計量的經濟價值。作為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的浪潮通軟,在數據治理與數據管理方面進行了多年辛勤的探索與實踐,其經驗表明,在以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模式和新競爭優勢的趨勢下,提升數字生產力的價值意義重大。具體來看,企業要圍繞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堅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以開源開放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第四,突出企業在人工智能建設中的骨干作用,激發新質生產力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布置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2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AI賦能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強調中央企業要把發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統籌謀劃,深入推進產業煥新,加快布局和發展智能產業。當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也是國內各地加快布局、大力發展的熱點。據介紹,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已逾344.4萬家,2023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98.2萬家,同比增加24.1%,成立在1~5年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占比52.8%。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三次提到“人工智能”,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動。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加快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重要內容。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關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技術方向。通用大模型等是各類行業模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的技術先導,是發揮超級功能的硬核技術,決定企業乃至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未來。企業要充分發揮中國式道路的獨特優勢,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統籌推進數據、算法和算力發展,不僅在行業模型、應用場景開發上,更要在通用大模型開發方面,瞄準世界先進水平,持續投入、協同攻關,力爭早日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自主突破,培育形成我國在全球新一輪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的新優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更加體現數實企業的融合。在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中,數字化服務企業需要聚焦人工智能新特點,圍繞制造業企業的應用場景和實際需求,著力融合發展,迭代培育適應行業特性的應用大模型,拓展企業發展新空間,努力實現人工智能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要充分發揮數字企業和實體經濟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以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來組織創新資源,發揮“政產學研用金”的協同力量,打造人工智能技術完整創新鏈,培育和建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必須加強資源和研發力量統籌。針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相較發達國家存在的算法差距較大、算力發展受限、數據規范滯后等不足,要加快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進一步促進其有序發展;同時,還應強化人工智能發展中的場景牽引作用,打造以流程性制造和離散型制造的各類應用案例,實現高質量應用突破,并通過應用場景和應用數據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迭代升級,形成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自主競爭力,形成人工智能領域未來發展的若干新優勢。各位代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堅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服務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我們專門成立了中國企業聯合會智慧企業推進委員會,聯合包括浪潮集團在內的國內相關重點企業、服務機構、科研和教育單位,把握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集聚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通過課題研究、標準研制、實踐經驗交流推廣等工作,推進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我們衷心希望與大家攜手共進,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加快數字化應用,在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進程中闊步前進。
騰翔官網:www.hdtxys.cn www.hdtxys.com電話:0310-3218095 13082106118QQ : 408706952(客服部) 605225992(廣告部)
頭條號:邯趙騰翔
小程序:河北廣告印刷商城
新浪微博:騰翔彩印
百度愛采購:邯鄲市騰翔印刷有限公司